对黄瓜秧上的丝都能有如此细致的描写,背后是惊人的观察力,就像萧红的眼睛自带微距镜头那样。
当你觉得某些情绪或者产品不那么容易向用户传递时,“比喻”这一修辞往往能给你和用户之间搭起一座桥梁。比如你要为一则公益广告撰写文案,呼吁大家花一点时间陪伴老人时,你该如何描写“孤”这种情绪,以引起大家队老人的关注
外媒是个很大的概念,需要分类成不同国家和媒体来谈,这里简要谈一下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发达国家的发稿情况,发稿渠道则是以新闻为主的互联网媒体。(中国盒子、外媒发稿、海外发稿、美国发稿)
海卖,您的讯社!
服务介绍:将客户新闻通稿推送给****过15000名在线记者(包括路透社,雅虎财经,纳斯达克,CNN,,福布斯杂志,华尔街日报,世界新闻网等国际媒体记者)及博主,总共推送媒体**过1600家,实际落地媒体链接400-600条(注意:发外国的新闻通稿跟国内的不同,外国是一篇通稿被各大合作的新闻转发,国内是单发布,所以,没有说发一两个或者几个的。)
合作流程:客户供稿——我司审批——客户确认——下单付款——开始发布(48小时之内)——生成报告——服务完成
完成时间:1-2个工作日(周末或美国假期顺后推)
文章要求:300-2000单词,可以加4张图片,4个**链接,一个视频(如有)。
这就是精彩的比喻,文艺但不矫揉,不是为了炫技,而是承载着精巧的洞察。
亚里士多德曾说过,“比喻是天才的标志”,足见对善用比喻者的崇拜。一则聪明的比喻可以降低用户对新鲜事物、抽象情绪的理解成本,把接收信息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有趣。
对于商业文案而言,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技巧的关键就在于,必须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联,使之合理并回味无穷。
就像许舜英在为中新百货撰写的文案中写“服装就是一种高明的,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”,其核心洞察就是:服装能给人带来力量。它能赋予服装主人征服他人的权力,让他人主动臣服裙下,而这种手段显然比更加高明。
用观察力提升文案“颗粒度”
有的文案,读起来就像一个1000度近视的人看到的世界,模糊而扁平,而另一些文案所呈现的世界则清晰立体、充满细节。
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两种,一是表达能力太弱,无法将所见、所思清晰地用文字还原,二是观察能力太弱,世界在他眼中原本就是混沌的。大多数情况下,*二个原因往往是根源所在。
比喻是文字的调味剂
为什么有的文案读上去乏味、拘谨,有的却有趣、性感?
除了节奏感和适中的文字密度,我们还需要使用一些修辞的技巧,将文案修饰得更有嚼头,让用户在回味的过程中加深记对文字信息的记忆度。
当你觉得某些情绪或者产品不那么容易向用户传递时,“比喻”这一修辞往往能给你和用户之间搭起一座桥梁。比如你要为一则公益广告撰写文案,呼吁大家花一点时间陪伴老人时,你该如何描写“孤”这种情绪,以引起大家队老人的关注?
“孤跟一样痛。”这是印度文案人FreddyBirdy的交出的答卷。他将孤比喻为一种病痛——,这则比喻不是信手写出的,它的精髓在于洞察到了孤和之间的共同点,比如,它们都在老年人这一群体普遍存在,比如,它们都是“慢”,不会要人命,但会带来长久的、难以的折磨。
http://haimai008.cn.b2b168.com